2016年6月20日,酷暑,骄阳似火,两位古稀老人拉着14多斤重的纸箱顶着烈日来到河南省档案馆位于金水路经五路的办公楼,亲自将自己宝贝了五十多年的资料交到我们手中,他们今天还专门熨烫了衬衣,整理了着装,对于他们来说,这近千张的报纸就如同孩子一般,今天,孩子“出嫁”了,老人既开心,又无限不舍。 都已经不记得这是接收征集处的同志第几次接收捐赠资料了,但每次征集岗位和整理岗位的同志只要一听说有人前来捐赠资料,一定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员到齐,一方面是工作要求,但更多的是出于对捐赠者的尊重和对捐赠行为的重视,感谢他们对档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这种仪式感,是接收征集处的传统。 随着两位老人落座,关京红处长就打开录音笔,请老人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据老人讲,这些资料都是1965年到省国防工办后陆续收集的,起初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后来收集报纸就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慢慢地越积越多,家庭工作几度变迁,无论条件艰苦还是逐渐顺遂都带在身边,不曾丢弃。特别是1966年-1968年间“文革”前期的小报,是王华昌老人最为珍视的部分,也是他今天来捐赠的主体,他说“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文革’历史,探究当时河南省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激烈波动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前些年退休后,闲来整理翻看,就好像跟过去的自己对话一般亲切,老人说那个年代的风风火火和人生经历是无法被任何影视作品再现的,当你再去读报时,才可从中真切感受到国家建立初期的艰辛,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但是近两年,纸张破损、虫蛀、字迹斑驳日渐严重,也有人出高价收购,经过反复思忖后,还是决定交给国家机关来保存,“历史,还是交给国家才放心,档案进了档案馆才算是‘回家了’”。 听了老人的讲述,我们由衷地感到敬佩与欣慰,在奇货可居的当下,有如此的家国情怀真是另人受教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守史的信念,无论沧海横流,总归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关注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平凡朴实的工作也因他们的关注而逐渐丰满、熠熠生辉,这不正是档案工作的意义之所在吗? 送走老人之后,我们认真清点登记每一份报纸,不放过任何一份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小传单,我们知道,这是老人半个世纪的心血凝结:经初步统计,报纸6类,共计965份,收藏日为2016年6月20日,征集进入河南省档案馆永久保存。
|